如何通过9万多条信息锁定3个风险点?如果用人工方法,这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。但是如果借助信息化手段,这将变得比较简单。近日,笔者选取2家房地产企业和3家制造企业,作为人工智能系统的分析对象,采集企业以前年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、增值税普通发票信息、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信息以及增值税申报表信息后,经过智能分析、风险分析、风险验证和实证结果讨论等环节,进行了实证研究。
笔者在人工智能系统中输入5家企业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的发票信息和纳税申报表信息,共94640条,识别出8类风险提示信息,包括取得的属于商业保险支出性质的增值税进项发票金额,大于申报的账载金额;获得的旅客运输服务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,小于进项税额转出金额等。笔者与相关纳税人再次沟通,并查阅有关资料,对发现的8项风险提示信息进行逐一验证,最终确认了3个风险点。比如,分析系统发现某企业存在取得的疑为业务招待费,或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性质的增值税进项发票金额,大于申报的账载金额的风险。经验证,该企业取得的增值税发票,为购买礼品开具的发票,属于业务招待费,根据规定其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可以抵扣。
在税收分析中引入人工智能,其实就是以纳税人的各类涉税信息为基础,通过强化信息系统对税收政策与纳税人经营行为的关联分析,构建出相应分析模型。人工智能系统在扫描纳税人信息后,测试验证模型,最终输出风险分析结果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税收风险分析,可以直接利用原始数据,保证了基础数据的准确性。同时,以智能分析代替原有的人工复核,突破了传统分析方式的局限性,通过寻找数据之间的关联性、逻辑性和差异性,发现存在的异常点和风险点,大大提高了风险分析的科学性、客观性和全面性,也提高了风险分析的效率。
大数据时代,税务部门已实现票据信息和财税信息的数据共享,建立起税务数据仓库。然而,基础数据整合及人工对比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税收管理的要求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税收领域进一步深入,税收管理智能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。那么,税务部门应当如何巧用人工智能技术,精准分析大企业税务风险?笔者认为,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:
一是不断提升涉税数据应用质效。一方面,建立数据闭环管理制度,推动税收信息获取、收集、加工、转化、利用的顶层设计。另一方面,加强数据的集成融通,梳理整合现有内、外部系统涉税数据,形成税收大数据,并在此基础上规范数据整备规则,进一步形成标准统一的税收数据仓库,同时可构筑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和部门信息集成长效机制。
二是优化人工智能风险分析路径。梳理智能分析过程,通过步骤化、层次化、清晰化分析思路,进一步优化风险分析路径。同时提炼税收业务经验和思路,引入数学建模方法,不断完善风险指标模型库,实现智能分析成果进入指标体系的迭代。建立自主学习方法,根据税收政策要求自主建立新的指标模型,并根据新的税收政策自主提出指标模型。构建模型优化机制,税务部门应建立“开发—验证—应用”的指标优化机制。
三是搭建智能化风险分析平台。将人工智能嵌入到现有大企业税收风险分析系统,绝非一蹴而就,需与长远发展梯次接续,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,明确实施步骤,推进项目、技术、人才队伍的统筹布局,搭建智能化风险分析平台。这就需要税务部门加强与外部信息科技公司的合作,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,同时,把握好分工与协作的关系,发挥税务部门在规划引导、政策支持、安全防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。
重点领域
民间借贷利息收入个人所得税 出租房屋所得个人所得税处理 重大个人所得税纳税争议案件 重大个人所得税偷逃税款刑事 演员演出所得个人所得税处理特色服务
作者遗作个人所得税问题处理 房屋拍卖及拆迁补偿所得 个人境外所得税务处理 股权激励所得 个人建筑施工所得代理范围
税案委托 法律援助 法学专家论证 专家证人出庭 司法鉴定评估关于我们
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税法专家 智律网 屋连网QQ/微信号
1056606199